6月6日上午,在洛陽理工學院校園內,一群金發碧眼的留學生舉起手中的香囊興奮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原來,洛陽理工學院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的師生們正在和該校俄羅斯留學生們一起在舉辦一場“情濃端午縫香為禮”端午節文化體驗活動。
該校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學工辦主任郭穎老師介紹道:“端午佳節來臨之際,我們把中外師生聚在一起,縫香囊、在粽葉上寫書法、包粽子、表演漢服舞蹈……,希望能通過這種形式增加大家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穿針引線對俄羅斯的姑娘們顯得有點困難,但她們個個興致盎然,在中國小伙伴們的指導下,不一會兒一個個香囊雛形就躍入眼簾了。然后又往里面裝入艾葉、丁香、白芷、川芎、藿香等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藥,一個個立體飽滿又精致的香囊就完成啦。 該校教音學院趙園巧同學說:“很高興能夠參與到這個活動,和留學生同學們一起,手把手教他們作香包、包粽子,在向她們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我自己也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據了解,近年來洛陽理工學院堅持開門辦學,與國內外高水平應用型大學開展深度合作。與芬蘭坦佩雷應用科技大學共建“中芬應用技術大學示范!薄Ec英國胡弗漢頓大學、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科學大學、日本岡山大學等10余所國外高校開展教學和科研合作,與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聯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與愛爾蘭阿斯隆理工學院、俄羅斯科斯特羅馬國立工藝大學舉辦3個合作辦學項目,并接受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的留學生。 洛陽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陳巖告訴記者:“端午佳節來臨之際,中俄兩國學生在我校齊聚一堂,交流文化體驗,共享節日歡樂,既加深了外國留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也讓大家領略到端午節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的獨特魅力,陶冶情操的同時也能激發了大家的愛國熱情!(來自河南日報網)